Telegram会成为下一个像微信一样的“超级应用(Super App)”吗?
5 个回答
Telegram与微信定位不同。微信是中国市场孕育出来的生态型工具,Telegram是全球隐私社交平台。基因差异较大。
从功能拓展方面,Telegram已经尝试支付、电商等。但想复刻微信生态却很难。中国市场特殊,监管环境也不同。Telegram更强调隐私和自由,这和微信强连接模式本质不同。
可能会增加新功能,但应该不会变成第二微信,毕竟用户用Telegram看重的正是轻便和隐私,一旦变重反而没有优势。就像有些人用WhatsApp也不会需要太多功能。
Telegram想走微信老路难。
微信依靠的是国民级流量+政策窗口,这都不是Telegram有的。
它目前最大的优势就是隐私和速度,但要做支付等重功能,除了技术难度高,还需要过监管这一关。
而且,Telegram的定位就是通讯工具,也没有向超级应用靠拢。
所以,别期待它成为第二个微信。
Telegram和微信定位不一样,一个是隐私社交工具,一个是全场景生活平台,发展路线差异挺大的。
从功能角度,Telegram是火的,但它的核心是加密聊天和开放生态,不太会做微信式的集成支付、打车等高频服务。
未来可能开发更多轻型功能,但基本上还是会走垂直路线,用户需求不同。
说白了,你要的是社交工具,那Telegram就很合适,你要的是什么都可以在App上搞定,那微信就很合适了。
Telegram走微信路线并不现实。微信是社交+生态闭环,Telegram是隐私为上的通信工具。两者的底层逻辑不同。
主要看点:
1. 用户需求不同。Telegram注重于加密聊天和自由分享,用户更在意自己的隐私而不是闭环的商业。
2. 发展路径不同。微信以即时通讯为起点,整合支付、出行、电商等,形成闭环。Telegram则专注于通讯、群组功能,商业化程度低。
3. 法规因素影响。国内超级应用的发展依赖于庞大的市场和较宽松的监管环境,而全球性的Telegram则面临更多法规挑战,特别是在隐私和金融监管方面。
4. 用户信任。微信的成功来源于中国用户习惯的养成以及用户信任的长期积累,而Telegram在国际市场的用户基础和用户黏性还存在一定差距。
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Telegram就没有想象空间。通过插件、第三方服务等,它仍然可以突破功能边界的限制,但大概率不会走上微信的道路。因为每个平台都具有自己的基因和使命。
我认为更可能出现的演变是:
1. 继续发挥自身优势,深入隐私和自由分享
2. 借助开放API和开发者生态,打造轻量级服务矩阵
3. 在特定区域或领域进行功能拓展,比如游戏、创作等
4. 结合区块链等新技术,探索新场景
说一个现象。很多人认为Telegram会成为下一个微信,但其实更像是在重复WhatsApp的老路——专注通讯功能,不做太多商业化的事情。但两者也有区别,因为WhatsApp被Facebook收购后,就偏离了自己的初心。
因此,每个平台的成长路径都不一样,盲目模仿成功经验会让自己变得迷茫,不如挖掘自身优势,找到最恰当的进化路线。
对于Telegram来说,想要成为一个像微信一样的超级App很难。
两者的定位和监管环境差异巨大。
微信是靠国内生态闭环建立的。
Telegram更强调隐私和开放。
再加上复杂的全球法律环境。
在短时间之内,难以模仿微信的模式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能探索新功能。
比如内建浏览器和频道。
已初显扩展能力。
未来可能整合其他服务。
但大概率不会重走微信老路。
毕竟客户需求不一样。
技术路线也存在差异。
慢慢观察发展。